养宝宝的四大理论依据包括养能力发展理论三
2025年01月06日 华亿资讯
《全生命周期养能力发展理论》
《全生命周期三期九阶段划分理论》
《全生命周期医养结合理论》
概要
一、《全生命周期养能力发展理论》即《养理论》
(一)阐述了人类养的三层次内容:第一层次的养,即生理层面的养,包括衣、食、住、行、性等。第二层次的养,即文化、心理、精神等内容的养。第三层次的养,即社会层面的养,包括社会给予个体和个体给予社会的养。
(二)提出养能力概念,养能力包括自养能力和养他人能力。提出定义并制定出自养能力评估指标和评估办法。
(三)总结养能力的从零开始,发育、培养、发展、成熟、下降、恢复、保持和归零等变化规律,建立全生命周期养能力发展理论。
二、《全生命周期三期九阶段划分理论》
由于养能力水平高低不同,人的生活状态可以是被养、自养和养他人三种情况的组合,比如在3岁以内,基本上处于完全被养、零自养、零养他人的组合状态。根据三种情况的组合以及发展、变化规律,将人的一生分成三期九阶段。
(一)成长期,从完全被养到自养并储备大量养他人的体力和知识为特征。分为三阶段。
(二)成年期,自养加养他人的生活状态为特征。分为三阶段。
(三)老年期,从自养加养他人的生活状态下降到自养和被养的状态。分为三阶段。
三、《全生命周期医养结合理论》
18年前国人提出中国原创的医养结合养老理念,实现的方式是把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有机结合。18年中,医养结合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医养结合养老实践的探索。18年后还是由国人构建出原创的《全生命周期医养结合理论》,适用于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。
1.论述什么是独立的养。阐明清楚养的地点、内容和效率之间的关系。
2.论述什么是独立的医。阐明清楚医的地点、内容和效率之间的关系。
3.构建出全人全生命周期中独立的养、独立的医、医养结合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4.明确了构成医养结合工作中的6个要素: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内容、目地、人文伦理共识,搭起了医养结合工作的四梁八柱。
5.在医养结合理论指导下,系统性规划了老年人三个阶段的医养结合、医疗机构中的医养结合、养老机构中的医养结合、居家社区中的医养结合,明确了医养结合养老工作的实施路径。
理论构建过程
以上理论或者学说均为张建军院长原创。
养能力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从老年人能力评估开始,逆行推演到婴幼儿能力评估,中间参悟中年人、青少年、儿童、残疾人以及各种各样的专科评估量表,寻找出公约指标,提炼出养能力概念。然后使用通用指标和养能力概念再开始研究总结,从婴儿的“零”养能力,经过喂食、发育、诱导、培养、训练、学习等方法,使个体的自养和养他人能力逐步达到成年人的水平。成年期持续40余年,家庭和社会得到回馈。进入老年期,养能力下降加速,如何延缓养能力下降速度?如何简单、快速、准确评估老年人的养能力?让为老服务更精准。一路研究总结下来,形成全生命周期养能力发展理论。
医养结合理论的形成是从医养结合养老实践开始起步,逆行推演到当前中年人、青年人、孕产妇、儿童、婴幼儿的医、养和医养结合工作是什么状况,获取借鉴。逆行追溯近500年的养,500至5000年的养,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养可能是什么样?逆行追溯近500年来中医、西医的发展,500年至5000年中医和西方草医的发展,推测5000年甚至更早之前的医是什么?综合现代和古代的知识,得出养和医的本源作用,得出人、养、医三角之间的关系,得出独立的养、独立的医和医养结合的现代定义,阐述清楚医养结合工作中存在的6个要素,缺一不可。构建成功适合所有人的全生命周期医养结合理论体系。
三套理论也是一个整体,构成一座稳定的山形医康养理论体系,医是山顶,康是山腰,养是基座,适用于一个人从出生到往生的全生命周期过程。
《全生命周期养能力发展与医养结合:理论和实践》作者 张建军
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