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亿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体育

凤冈同城领养猫凤冈让牛产业牛起来

2025年02月08日 华亿资讯

当初,凤冈县花坪镇村民王军从合作社领着母牛回到家时,和妻子开玩笑说:“我领养这头母牛可是有牛仔的哟,一定要好生照看,下步我们还指望它给我们家‘下’一栋新房子。”如今,王军的老木房已经被一楼一底的砖混平房替代,虽然还未进行装修,但他已经看到了实现“小康梦”的希望。

走进花坪镇茶花社区养殖户付启伟宽敞的牛舍内,一头头长势健壮的肉牛毛光水滑,很是可爱。“我从公司领养了10头能繁母牛,每年能有七、八万元的收入。”付启伟说。

像王军、付启伟这样通过领养公司或合作社能繁种牛,繁殖的母牛犊自家留用,公牛犊卖给公司和家庭牧场进行集中育肥,既保障了农户养殖利益,也壮大了肉牛产业。近年来,凤冈以“脱贫攻坚、全面小康”为主线,狠抓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“牛经济”,让不少人依靠养牛摆脱了贫困,走上了致富的道路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有3.1万户肉牛养殖户,其中6410户贫困户2.2万人,已有3200户1.3万人已通过肉牛产业成功实现精准脱贫。

“在我们这样的农业县,依靠什么发展产业?那肯定是精准扶贫的好政策。”绥阳镇玛瑙村总支书记安定用一句话道明了原委。玛瑙村正是搭乘精准扶贫的春风,按照“党建+合作社+贫困户+村集体经济”的形式,成立了精准脱贫户肉牛托管中心,解决了农户不懂技术的问题。

凤冈气候温润,土壤肥沃,蕴藏着丰富的牧草资源,全县有荒山草坡48万亩、退耕还草17万亩、粮改饲人工种草或种植农作物利用种植资源45万亩,载畜量可达30万头。该县牢固树立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”的理念,围绕“种好草、养好牛、出好肉、扶好贫、绿色发展”做文章,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、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、肉牛产业大县向肉牛产业强县“三个转变”。为促进全县牛产业发展,引进了凤冈县和记公司、天泉绿地生态农牧开展有限公司,建成了凤冈•重庆长博生态产业园,并创新推行“三变”发展、联盟发展、循环发展、精准精细监管、牛旅一体发展等“五种模式”,其中“三变”发展就是农户将资产入股到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,把土地、荒坡变成股金,农民以持股方式成为肉牛养殖的股东,解决了农户资金短缺的问题;联盟发展就是在各级党委的引导下,企业与企业之间、企业与农户之间进行不同的分工合作,达到抱团发展、共同经营、利益均沾的目的,有效避免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。在绥阳镇建成了黔东北最大的牲畜交易中心,聚集了周边多个县、市前来市场交易,年交易量达10万头,交易额达10亿元。建立肉牛大数据交易平台,与全国肉牛交易行情接轨,逐步将现场交易转变为网络交易、将定时交易转变为随时交易。

凤冈县建立了贵州黄牛品种保护场和贵州黄牛能繁基地,使贵州黄牛品种得到巩固、提纯,生产种群逐步扩大。在种牛引进上,近几年先后在云南引进BMY种牛525头,从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母牛625头,全县已建成牛冻配点33个,年冻配母牛5万头,改良率达90%以上。

在“村总支+公司+农户”养殖和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两种模式的带动下,全县存栏肉牛1000头以上的企业5家、500—1000头的规模场17个、100—500头的标准化场86个、50—100头的家庭牧场387个,组建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8个。2016年末全县肉牛存栏14.8万头,全年出栏5.3万头,肉牛产值突破30亿元。

电力系统装备电话

中国战略新兴产业

运动休闲

知识文库官网
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