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亿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时尚

育儿教育孩子第一步是什么育儿第一步协助孩

2024年05月14日 华亿资讯

今天下午大宝谦谦出去玩, 傍晚我去接回家,谦谦带出去的玩具跟别的小朋友换了,至于是完全交换了,还是暂时交换着玩一段时间,谦谦自己也说不清楚,估计他都没有想过,只是交换了而已。

我觉得才4岁的孩子,就有了交换玩具行为,很有意思。

在走回家的路上,我就问谦谦:“谦谦,你是怎么想到要交换玩具的呢?”

谦谦说:“是XXX(谦谦好朋友的名字,先用XXX代表)要跟我交换的。”

我继续问:“当时是什么样子的,对方怎么说的?”

谦谦说:“XXX说,谦谦,我想玩你的这个玩具,我用另一个玩具跟你交换可以吗?”

谦谦的这个玩具有5个,是一套,分开是单独的5个小车,组装起来是一个大的机器人。

我接着问:“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?”

谦谦说:“我不想跟XXX交换,但是XXX是我的好朋友,我就同意了。”

一般来说,面对这种情况,父母的第一反应可能大致会有以下两种:

第一,称赞孩子。

孩子很有爱心,很有同理心,顾忌好朋友之间的感情,够义气,很大方,赠人玫瑰手留余香,就像梁山好汉、三国英豪们那样,不小家子气,不错,棒棒哒。

第二,不称赞孩子。

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忠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,毕竟孩子还那么小,没必要有我们成人世界的那些“弯弯绕”,想分享就分享,不想分享就不分享,让孩子学会直接表达很重要,毕竟一个人的自我认同、自我建立都是在婴幼年完成的。

不瞒你说,我的第一反应是第二个,甚至我有些激动,说话的声音还很大,当时我下意识的回答是:“谦谦,你要跟着自己的想法走,一件事情,如果你同意,那你就去做,如果你不同意,那你就要告诉别人,你不同意,你就不要做,你首先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,不要想太多其他的。”

谦谦好像似懂非懂,“哦”了一声,然后说:“那好吧。”

4岁的孩子,又是男孩,理解力上也会比同龄的女孩弱一些,谦谦的似懂非懂也算是正常的,毕竟孩子的世界,就像是六月三伏天,变化得很快,打架打的很容易,和好的也很迅速,所以孩子之间很少有“记仇”的情况,很多事情,比如“输赢、吃亏、赚便宜……”这一类的,孩子们都不是那么在乎的,往往他们觉得在一起玩更重要。

我也就没有再往下多说。

这时谦谦又说:“我还是不交换了吧,明天吃了早晨的饭,我就想去换回来,爸爸可以吗?”

我回答:“只要是你心里认真思考过的就可以。你认真思考过了吗?”

谦谦说:“认真思考过了。”

我再一次点头同意。

我们父子俩就继续往家走。

回到家,惠暄看到谦谦手里的玩具带出去5个,其中2个没在,却多了另一个玩具,惠暄自然要问一下,谦谦就自己说了一下,然后我们就该吃晚饭了。

一边吃饭,我跟惠暄聊起这件事,惠暄就提到一个观点,让我们觉得非常受益。

惠暄说:“孩子先要多读书,有了经典智慧的涵养,再出去玩也不耽误事;相反,没有很强的自我的建立,没有自我的认同,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想法,或者有想法说不出来,也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,出去进行再多的所谓社交生活也意义不大。”

我当时一下子就想到了古人流传千载的那句话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

读万卷书是在前的,行万里路是在后的,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?我们一边读万卷书,同时一边行万里路,不可以吗?(当然,并不是说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或者小学生就不能出去“行万里路”,非得等到大学毕业才能出门,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。)

“读万卷书”,在这里代表的就是孩子的自我认同、自我建立和自我确认。肚子里有货,脑子里有自己的想法,面对问题时能想出一套、三套、N套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“行万里路”,在这里代表的就是孩子带着心灵的自己出去“闯荡江湖”。行事处世,建功立业,把自己的idea说出来、做出来,得到结果,承担后果,无论是鲜花还是荆棘,并能够从中反省、改进、不断成长。

那么,我们逆向思考来看,孩子的自我认同、自我建立和自我确认,具体怎么实现呢?解决之道就是:“读万卷书”。

读书,是人学习、成长的绝佳途径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延续,都依赖书籍的存在。在读好书的过程中,在消化吸收书上的知识,进而沉淀内化为自己的智慧的整个过程中,由父母陪伴着:

一方面孩子需要引领,我们可以协助孩子;

另一方面这是亲子互动、亲子共学的好机会,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支持;

第三个方面,这也最重要,最好的教育就是我做出来给你看,甚至连语言都不需要,父母的亲身示范,对孩子来说是最有引领意义的人格层面的榜样力量,这也是最好的家教。

育儿是如此,孩子的成长是如此。其实,成年人的自我教育、自我成长也遵循这个原理,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。

孟子说:“此天之所与我者,先立乎其大者,则其小者不能夺也。”这个“先立乎其大”,就是以人生志向为代表的自我建立和自我确认。

史蒂芬柯维在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是“以终为始”,其中的核心就是撰写自己的“个人使命宣言”,坚定过以原则为中心的生活。

育儿第一步:协助孩子,发现自己;引领孩子,找到自己。并且要让孩子知道,不能把自己弄丢,即便丢了,也要赶快找回来。

与自己同在的人,才是完整的一个“我”,才是一个“了不起的我”。

你陪着我的时候,我没羡慕过任何人。谢谢阅读,有你真好。

图片来源网络侵删

-END-

作者:坤泓,90后2娃全职爸爸。深耕胎婴幼教育儿,专注父母终身成长。给孩子最好的爱,是我们与孩子一起终身成长。育儿有路,欢迎关注~

城市周刊

中国储运编辑部

租售情报

高教学刊期刊官网

  •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