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开学大戏上演开学前带孩子一起做5件仪
2024年05月14日 华亿资讯
暑假就要结束了,宝爸宝妈们,神兽即将归笼,开心吗?
不过,家长们先不要高兴得太早,因为,开学后还会有一大波孩子“难收心”,出现各种让家长头疼的问题,比如:不愿意写作业、上课发呆不专注、早上起不来等等。
为此,不少家长会在孩子开学前提前打好“预防针”,只是效果如何呢?
正向的家长或许会说:开学后就不能玩儿了,要好好学习了。
负面的家长或许会说:你马上要进牢笼了,又要去吃苦了!
前者无用,后者让孩子厌恶开学、厌恶学校、厌恶学习。
当然,也不能什么都不做。因为自由散漫了这么长时间,忽然换个环境,孩子终究难适应。
开学前,带孩子一起做5件“仪式感满满”的事情,新学期满血复活
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:暗示,是人类最简单、最典型的条件反射。
因为从心理机制上来讲,这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,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,心理上便也会趋向于这项内容。
所以,想要让孩子热爱学习,不惧怕开学,开学后还能满血复活,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,那么家长可以在开学前带孩子做5件“仪式感满满”的事情,来让孩子完成这个心理机制。
第一件事情:庆祝小朋友“升级”
朋友家两个孩子,一个即将上初一,一个即将四年级。为了庆祝两个小朋友“升级”,朋友夫妻二人前几天特地带孩子出去吃了一顿。
虽然每一位小朋友即将开学,都是“升级”了,但是,如果家长将这么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,也用仪式感来“美化”一下,那么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,他会觉得:我又长大了!我需要比上学期更努力!
没有仪式感的孩子,面对新学期就没有了心理预设,相对而言,开学后会表现得比较消极。
仪式感,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精彩,多一份期待,让心情也变得更为愉悦些!
家长们给孩子的仪式感,可以是简单的在家吃一顿丰盛的饭,也可以是为孩子们准备他们喜欢的“升学礼物”,心情愉悦不但能让孩子保持更稳定的情绪,还能让孩子保持更持久的学习力!
第二件事情:更换“新装备”,收拾“旧装备”
孩子要上更高的年级了,“设备”自然也该检修检修,进行一些迭代。
比如,写得只剩下半只的铅笔,就不要放文具盒里了,挺旧的自动笔,也整个新的,橡皮擦也弄个新的,这些旧的,就放家里用用,带去学校的,新学期,就新开始吧!
这样,既不浪费,也让孩子对去学校开启一个新的学期,有了新的期待。
并且友情提醒一下,这个准备工作,就交给孩子自己来进行,家长就负责给孩子“买买买”,或者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,让孩子自行更换。
这样,孩子的仪式感会更为充足。
第三件事情:对书籍进行“辞旧迎新”
孩子上学之后,家长会发现:书太多了,放不下,真的放不下!
而开学前,一定是将书籍重新规整,“辞旧迎新”的好时间。
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将上学期的书籍整理一下,不需要用的收起来,可能要用到的暂时放在一起,然后将下学期需要用的课外读物、教辅书等等,都准备好,让孩子知道,即将来临的一个学期,自己有多少任务,然后才可以规划。
第四件事情:恢复校园“健康作息”
因为彩蛋的作息一直非常正常,很少睡懒觉,三餐也比较定时,所以,作息这一块,还真没怎么觉得。
但是,身边却有很多家长开始犯愁:假期期间,孩子每天早上睡到9、10点,这开学了,可得怎么办啊?
现在愁,不如现在做。不要心疼孩子,感觉少睡了几个懒觉,其实,早睡早起,才是真的对孩子好。
家长不妨开始恢复孩子的校园“健康作息”,早睡早起,三餐准时,定点午休,认真完成作业任务等等。这样习惯几天,孩子开学很快就适应了。
家长也不要觉得,提前适应和开学了再适应是一样的。
一来,提前适应,上学后,能够更快适应学校作息,充足的睡眠也会让孩子学习更专注、更开心;
二来,提前适应,可以慢慢来,家长内心没有“孩子要迟到了”的那种焦急感,从而态度上会好很多,孩子也更容易接受。
第五件事情:定制新学期计划与目标
这一点,是最重要的,能够直接将孩子“拉”到学习的思路上去。
一个学期的结束,一个学期的开始,孩子需要总结上一学期的问题和优点,明白下个学期需要完成的内容,然后才能为自己制定新学期的计划与目标。
比如,读哪些课外书;
比如,什么时间学奥数;
比如,兴趣班的删减与增加;
再比如,学习成绩的目标……
有太多的计划与目标,需要孩子去制定。
有了这样的制定,不但能够让孩子下学期学习、努力更坚定,而且,这也让孩子逐渐学会了“规划”。
写在文末
家长们,一定不要小瞧了这些仪式感满满的事情,看起来都是开学后能做的,但是,这些却能够让孩子在新学期,以更为积极、主动的态度,去面对学习,孩子的心态也会更好!